发布日期:2019-12-06
靠炒外汇起家,1000变两千亿!揭秘“香港巴菲特”李兆基的外汇产业!+ 查看更多
靠炒外汇起家,1000变两千亿!揭秘“香港巴菲特”李兆基的外汇产业!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20-08-07 12:24
分享到:
前一段时间,赌王何鸿燊的去世闹得沸沸扬扬,在各大新闻板块占据头条。现在港澳一代的富豪,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,年级都已经很大了。这些老一辈的港澳富商,都曾留下一代代传说。
话说“香港有二李”,一个是首富李嘉诚,另一个就是第二大富豪李兆基,有趣的是两人都是地产大亨,而且李兆基的次子名字也叫李家诚,所以香港也有李家“城”的趣谈。
而今天我要讲的交易故事,就是有着“香港巴菲特”之称的“四叔”李兆基。

大家可能会奇怪我为什么要将李兆基拿出来说。其实,李兆基跟外汇交易行业有着深厚的渊源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,李兆基如何通过过炒外汇赚了第一桶金,以及他旗下的外汇产业又有哪些。
李兆基出生于1928年,祖籍是广东顺德,由于在家中排行第四,所以有“四叔”称号。
他从6岁开始,就被父亲李介甫安排到家里的商铺去学习怎么做生意。12岁就已掌握了看金、化金、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,成为了“天宝荣金铺”的头柜。
在抗日战争期间,由于父亲长驻广州湾做生意,于是顺德的“天宝荣金铺”和“永生银号”都交给了当时只有15岁的李兆基掌管。

1948年,已经做了4年掌柜的李兆基便带着1000元一个人去了香港。当时正是解放战争之际,内地不少财主跑到香港,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非常好。
靠着外汇兑换、买卖黄金,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李兆基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,并开始做起了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。
1958年,擅长外汇买卖的李兆基跟郭得胜、冯景禧,以及另外5名股东合资组成了“永业企业公司”。到了1963年,他又与郭得胜、冯景禧3人创立“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”。

李兆基与郭得胜(中)及冯景禧(左)在公司开业仪式上
“新鸿基”的建立,也为他后来的地产王国打下基础。1973年,他自立门户成立恒基兆业,1981年恒基地产在香港上市。
2015年,光大证券收购新鸿基金融70%股权,这就是李兆基旗下的外汇等金融产业。2017年12月,新鸿基金融集团正式更名为“光大新鸿基”,不过新鸿基外汇业务仍是独立业务。
李兆基其实除了地产,更擅长“以钱养钱”,他也有有“香港巴菲特”、“亚洲股神”称号。对于投资,李兆基有一套“1元变8元”的投资策略,这需要穿云箭、过三关。
其中第一关,是要以一搏二。当年他先买了日本债券,让资金翻了一番;第二关,是将赚到的两份资金,投资来港上市的中资国企,以二搏四;到第三关,则需要将资金再翻一倍,这三关一过“1元变8元”自然就成功。

李兆基说,他当年在国企上市热潮中赚了一大笔,那一两年来香港上市的国企,股价升几倍的很多,升十倍也有。
不过,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,香港恒生指数由32,000点,暴跌到了11,000点,不少人身家蒸发一半,李兆基也因此栽了跟头。不过他对财富有另一番体会,“赚钱就像打麻将,有时候不是为了想赢,而是因为糊了牌会觉得很开心”。
从当年的人民币1000元到如今身价2000多亿(304亿美元),无论是经商还是做人,李兆基的创富经验激励了无数的创业者。
如今李兆基已91岁高龄,他这一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,现在也许没有他们那个时代的机会多,但是你善于发现,敢闯敢拼,这世界一定会有属于你的一份成就。
详情可咨询助理
↓↓↓
- END -
▌推荐阅读
【技术】:M顶与W底 | 尾市效应 | 支撑、阻力位 | 追单 | N字形态 | 短线指标 | K线语言 | K线反转 | 价格行为交易法
【基础】:隔夜利息 | 利率 | 加息与缩表 | 非农数据 | 交易时间 | FCA监管 | 趋势的实质 | 看懂数据 | 国债与汇率 | 新手货币 | 交易误区 | 严格止损
【心态】:看不懂的行情 | 持单慌张 | 不甘心 | 连续获利 | “极度焦虑症” | 市场决定市场 | 基本面数据 | 坚持交易系统 | 五字法则
【故事】:趣谈经济 | "抢银行" | 买彩票 | 精英的失败 | 金融思维 | 交易成瘾 | 24小时疯狂 | 关于爆仓 | 盈利者与亏损者

「*本文为个人评论,请交易者谨慎参考。
外汇及CFD交易可能会为您的投资资本带来风险。」
在优秀的社区一起成长
长按二维码,关注 阿萨社区